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2篇
  免费   1580篇
  国内免费   1856篇
测绘学   854篇
大气科学   1127篇
地球物理   1637篇
地质学   2970篇
海洋学   1345篇
天文学   92篇
综合类   638篇
自然地理   106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424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429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54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535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四川省华蓥市赵子秀山变形体的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子秀山变形体位于华蓥市西北部,变形体一旦失稳将直接对华蓥市造成威胁。本文从斜坡地质结构、变形破裂特征、地貌演化及人类工程活动(采煤)入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变形体的变形机制。研究表明变形体的形成是下部含煤层的中倾角反向层状结构斜坡在河谷下切过程中发生倾倒-拉裂变形所致,同时,后期的采煤活动对拉裂变形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2.
1998年夏、冬季南海水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为了解南海水团的特征和分布 ,基于 1 998年夏季和冬季两个航次的实测资料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模糊分析方法 ,对南海的水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南海外海水可划分为 6个水团 ,即南海表层水团、南海次表层水团、南海次 中层混合水团、南海中层水团、南海深层水团和南海底盆水。越南附近夏季存在一个暖涡 ;1 998年夏季还可鉴别出黑潮表层水团和黑潮次表层水团 ,但在冬季观测期间无黑潮水越过 1 1 9.5°E经线进入南海 ;这些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联。夏季有苏禄海海水在 5 0— 75m层经由民都洛海峡侵入南海  相似文献   
23.
不同饲料对凡纳对虾幼体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杰  刘楚吾  杜涛  刘丽 《海洋科学》2004,28(1):11-14
采用不同的饲料系列饲养各阶段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幼体和仔虾,实验结果表明:在潘状幼体期(Z)~糠虾幼体Ⅱ期(M2),投喂骨条藻 人工配合饲料系列,比单纯投喂骨条藻或单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成活率分别高18.5%和26.7%;糠虾Ⅱ期(M2)以后单独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或单独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的成活率无明显的差别;在人工育苗后期,用人工配合饲料代替卤虫无节幼体,育苗的成活率并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24.
根据1986—1990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8个航次合作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1987年10月赤道中西太平洋165°E(10°N-6°S)次表层水形成溶解氧最大值的原因。1986-1987年E1Nino衰退时期,该海域赤道附近在E1Nino强盛时期下沉的次表层水开始回升,短时期内形成了类似于中、高纬度海域的理化环境,使浮游生物在混合层内聚集生长,最终导致溶解氧含量在次表层出现最大值和过饱和含量。  相似文献   
25.
26S蛋白酶体是真核生物中一种具有ATP依赖性的蛋白酶复合体,主要通过泛肽途径选择性降解细胞内与代谢调控、细胞周期有关的功能蛋白及异常蛋白,参与多种细胞活动的调控过程。26S蛋白酶体由具有催化活性的20S亚复合体和一个具有调节作用的19S亚复合体组成,其中19S亚复合体中的ATP酶亚基是调节26S蛋白酶体活性的重要组件。本通过简并引物PCR手段,从软体动物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中扩增到参与构成19S亚复合体的S4和S7(MSS1)两个亚基的基因片段。这两个基因片段所编码的ATP酶组件包含有Gx4GKT,DEID,SAT和H/QRxGRxxR等26S蛋白酶体ATP酶亚基的共同功能基序。这是首次在软体动物中报道26S蛋白酶体的ATP酶亚基基因序列,为研究软体动物中26S蛋白酶体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6.
中国对虾染色体制备及染色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中国对虾原肠期胚胎为材料,采用整体低渗法和管渗法均制备了染色体。通过比较发现,管渗法制备的染色体比整体低渗法的形态好。本文对制备中国对虾染色体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作者的观察,了解到中国对虾染色体徐正常特征外,还存在较特别的形态特征,如主缢痕增强,次缢痕变化,同源配对等。并对产生这些形态特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7.
本文概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论述区域地质调查在海洋地质基础工作和未来海洋开发中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现状,对开展这项调查的可行性条件,以及进行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项目内容、技术方法和提交成果等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
以中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出版的《海洋文摘》为主要信息源 ,兼顾其它国内外渠道的相关信息 ,设计了电子版的海洋遥感文献库。该库为适合于海洋遥感的专用文献库 ,在查询内容和种类上多于普通的文献库存。文摘与全文混合编排 ,一般文献只录入摘要 ,重点文章全文录入。文献录入前先经过海洋遥感专家的信息评估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9.
北黄海沉积物——水界面反硝化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近海氮的循环机制,采用乙炔抑制法和现场静态箱法对北黄海夏季局部海域的反硝化速率进行了研究,该海域反硝化速率在2.5~5.8μmol/m2.h之间,平均4.85μmol/m2.h。影响其反硝化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溶解氧,其次是温度。北黄海的反硝化速率低于珠江口和长江口海域。  相似文献   
30.
The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such as dredged sediment of variable size discharged into cross flow are studied by a 3D numerical model, which is developed to model the particle-fluid two-phase flow. The Eulerian method with the modified k-ε parameterization of turbulence for the fluid phase is used to solve fluid phase, while a Lagrangian method for the solid phase (particles), both the processes are coupled through the momentum sources. In the model the wake turbulence induced by particles has been included as additional source term in the k-ε model; and the variable drift velocities of the particles are treated efficiently by the Lagrangian method in which the particles are tracked explicitly and the diffusion process is approximated by a random walk model. The hydrodynamic behavior of dumping a cloud of particles is governed by the total buoyancy of the cloud, the drag force on each particle and the velocity of cross-flow. The computed results show a roughly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rontal position and the longitudinal width of the particle cloud. The particle size in the cloud and the velocity of cross flow dominate the flow behavior. The compute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satisfactory agreement is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